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猎户的娇妻 > 第63章

第63章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重生两千年后 武道秦天 植物崛起 唐朝最佳闲王 一路隋行 重生霸宠之密爱 娱乐之国民CP 通天云界 天九王 重生之一九七八

道明了来意,放下了肉,展易自认为任务完成,就打算离开了,毕竟小媳妇儿刚生完孩子不久,他还挺担心的。

然而俞母拦住了他。

凭良心说,俞母也不想跟他打交道,自家的这个女婿,虽然不至于一脸凶相,可那种面无表情的样子,总叫人觉得大热天的心底发凉,就是特别叫人犯怵的感觉。可家里如今已经支撑不下去了,俞母就算再怎么不情愿,也得硬着头皮上前说话。

“那个……展易啊,兴家是跟你们在一道儿吧?叫他回家一趟,家里真的遇到难事儿了。”俞母皱着眉头苦着脸,一副为难到了极点的模样。

展易懒得问究竟是什么难事儿,毕竟他跟俞家老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,对于丈人家缺乏最基本的关心。因此,听得这话后,他只点了点头,表示会把话带到的。

嗯,一定会把话给带到的,至于俞家老二愿不愿意下山,那就不关他的事儿了,毕竟那是他二舅哥,哪里有当妹夫的,却管舅哥的事儿?

俞母似是也猜到了展易的想法,因此哪怕展易应得很干脆,她仍不曾让开去路,只一叠声的哀求着:“展易啊,你就是看在满娘的份上,也一定要叫兴家回来呢!他要是不来,我这、这……”

这啥的,展易完全不感兴趣,他只再度点了点头,很肯定的表示,一定把话带到。

见他这般,俞母也没辙儿了。这儿子跟女婿原就是不同的,她能使唤儿子,那是因为底气足,可女婿呢?女婿又不是她生养的,再说满娘嫁的还是猎户,单瞅着展易这通身的煞气,她还能咋样?没直接腿软,只能说多亏展易没给她施压。

尽管多费了点儿时间,展易还是脱身了,之后他就上山回了家,当然也在晚饭时,顺口将这事儿告诉了俞家老二。

俞家老二当时就呵呵了。

一定要叫他回家?哪怕不清楚前因后果,他也敢对天发誓,一准儿没好事儿!

你问为啥?有好事儿那肯定是去寻俞承嗣的,哪里能轮得到他?既然再三强调了要叫他回家,那必然是挖了一个深坑,只等着他往下跳呢!

可惜,他兴许没俞承嗣那般精明,却也不似俞家老三那般木讷蠢笨。

“哦,知道了。”

不得不说,哪怕展易跟俞家老二完全没有半点儿血缘关系,在某些问题上,想法却是完全一致的。前者想的是,我把话带到了,后者想的是,这事儿我知道了。

然后,就再没有然后了。

山上的日子继续过着,唯一不同的是,多了个喜欢嗷嗷大哭的胖小子。

而山下,俞母盼星星盼月亮,眼瞅着秋收都到了,却还没盼到她的二儿子下山。

这混账东西!!

一个个都是没良心的小白眼狼!!

骂痛快了,俞母又愁上了,承嗣要的钱该往哪里寻呢?

幸好,今年的年景还是不错的,收成也挺好,俞母将一家人的口粮留下,旁的尽数卖了出去。而且她留的口粮,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最差的粗粮,半点儿精细粮食没有不说,连玉米都卖了个干净,只因为他们这一带,玉米卖的价比红薯略高一些。

不单如此,今年的秋收,除了赁出的之外,其他全部都是他们仨干的。当然,主力还是俞家老三,反正秋收过后,原本就不胖的他,直接瘦成了人干,还是又黑又瘦的那种。

原本,俞家三兄弟的长相应当是差不多的,只不过俞承嗣因着打小求学的缘故,通身一股子书卷气,配上得体的青布长衫,相当得抢眼。而论相貌,俞家老二其实反而要比俞承嗣更好一些,当然差别也不是很大,只是他因为打小干活多,体格更好一些,比俞承嗣高了半个头,看起来结实又健壮。

至于俞家老三,按说他的长相并不比两个哥哥差,个头也不低,是介于大哥和二哥之间的。偏因着今年干活太多,吃食却跟不上,加上秋收实在是太辛苦了,整个人就像是脱了好几层皮,黑瘦黑瘦的,就跟逃难来的人一般。

等秋收完毕,又紧赶着将粮食拉到镇上卖掉后,俞家老三就病倒了,严格来说,也不是什么病,就是累的。叫了行脚大夫过来瞧,大夫也说了没必要开药,寻些好吃好喝的,养上一段时日就成了。

可俞家的问题就是没钱啊!!

今年卖粮食一共得了三十二贯钱,当然还有些零头,可俞母别说扣下零头了,她还另外添了一些,凑了三十三贯钱,就给俞承嗣送去了。

乡下人平日里几乎没啥收入,毕竟俞家这边跟其他人家不同,就算是在农闲,他们也并不出去打零工。至于俞父和俞家老三平日里做篾器的钱,那是每回一结账,钱都不带回村子的,就径直交给了俞承嗣。

因此,俞母添的那些钱,完完全全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。具体是,她开春养的鸡开始下蛋后,除了攒一些拿去换粗盐外,旁的都卖掉,好容易才攒了几百个大钱。而俞家,一整年除了粗盐外,也就是吃粗粮的,就连他们家原本用来种蔬菜的旱地,最后还是种了粮食。

对了,今年唯一一次解馋,还是展易来报喜顺带送了那两斤肉。

这日子过得苦啊,实在是太苦了。

只是再一想,这都过了秋收了,乡试的时间一直都是固定的,三年一次,每次都差不多在秋收过后半个月。所以,她最多只要再熬上一年,就能成为举人娘了。

那可是举人的亲娘啊!

他们这一带,其实并不算穷,哪怕相对来说比较穷困的上河村,也极少有人家吃不上饭。而距离不远的下河村,至少有一多半都是殷实人家,比俞家前几年都过得好。

因着富庶,他们这儿的读书人也不少,私塾、书院更是每个县里都有不少。至于秀才,旁的县且不说,单就是他们这块,每年都会出至少两三个。可惜,即便如此,举人却仍是格外得稀罕。

县里,上一回出举人,大概是十来年前了,且就那么一个。至于他们村里,那是百多年都闻所未闻的。

俞母心道,只要她的承嗣考上了举人,她就能享福了。到时候别说顿顿吃肉了,就是绫罗绸缎也穿不完,还有金银钗环等等……

反正一句话,咬牙熬过这一年,到时候她想干啥都成!

抱着这样的想法,俞母背着那三十三贯钱,去了明德书院。

头一次听说明德书院时,俞母还道是就跟俞承嗣先前念的私塾差不多,顶多就是书院比私塾大一些,先生和学生更多一些,能有啥差别呢?她以前去县城里时,也经过县学门口的,气派是气派了,不过也就那样吧。念书做学问的地方,还能稀罕到什么地方去?

直到她见到了明德书院。

明德书院并非属于他们镇上,事实上那地方有点儿特殊,尽管具体的位置离平安镇不算太远,走路赶过去也就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,可明德书院既不属于镇上,也不属于县里,而是完全独立的。

可以这么说,哪怕书院的院长本身没有任何权利,可就算是县太爷也管不到他的头上。据说,那是因为他们家族里出过好几个大官,学生里头也有好些个有出息的。这年头讲究出身,同窗之间抱团简直太正常了,也因为如此,明德书院有着格外特殊的地位。

当然,这跟俞母没啥关系,她只需要记住,熬过这一年,等明年科举乡试时,她就是举人娘了。

就是这样,没错的!

大热天的背着一篓子的钱来到了明德书院山脚下,俞母抬头仰望着高耸的山,重重的叹了一口气。

跟其他私塾书院不同,明德书院是建在山上的,准确的说,一整座山都被朝廷划给了明德书院。他们并不禁止外人上山,尤其每次听说有空出来的学生名额时,整座山每条山道上都是人,就等着入了先生的眼,能够成功入读。当然,平时来人也不少,多半都是驾着马车带着一车的礼物,也不打扰里头的教学,通常是放下礼物留下名帖转身就走。

俞母到的时候,正好有马车从她身畔经过,只是人家能做马车到半山腰,她却得靠两条腿,吭哧吭哧的爬山。

对了,非明德书院的学生,最多只能到半山腰的书院大门处,那里常年有门房在,无论是送礼,还是给里头的学生带话带东西,都成,但是外人不得入内。

从镇上到山脚下,俞母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,再从山脚下一直爬到半山腰,她却是花了足足一个半时辰。这还是因为山路是人为凿好铺就出来的,虽然多半都是小碎石铺的,却比小青山好走太多了。不然,别说一个半时辰了,只怕再多一倍,俞母都走不到。

算起来,这已经是俞母第五次来明德书院了,头一次是送俞承嗣入读,之后几次全是送钱。

没法子啊,书院它吃钱啊!!

早以前,俞母只道念书格外得费钱,毕竟笔墨纸砚哪样都不便宜,就算俞承嗣用的不是顶好的那一种,普通的价格也不菲。再加上各种经史子集,更是贵得要命,偏生还省不得。

后来,也就是俞承嗣入读明德书院之后,俞母才知道自己错了。不单错了,还错得离谱。

念书咋贵了?笔墨纸砚哪里不便宜了?简直就跟是白得的一样!真正稀罕的是啥?是君子六艺!

君子有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
礼:五礼,吉礼、凶礼、军礼、宾礼、嘉礼。

乐:六乐,云门大卷、咸池、大韶、大夏、大濩、大武。

射:五射,白矢、参连、剡注、襄尺、井仪。

御:五御,鸣和鸾、逐水曲 、过君表、舞交衢、逐禽左。

书:六书,象形 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

数:九章算术。

最初,俞母完全不理解什么是君子六艺,哪怕俞承嗣耐着性子同她解释了好几遍,她仍是一头雾水。不过好在,之后没多久她就明白了。因为俞承嗣需要很多东西,很多价格吓死人的东西。

譬如,古琴、箫。

再譬如,弓箭、骏马、马鞍、皮.鞭、骑装。

对了,要学书画的话,还得准备价格不菲的画笔、卷轴和颜料。

一句话诠释所有,那就是——钱啊钱啊钱,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钱。

俞母是真的没想到,在进书院前要花不少钱疏通门路,怎么这都进了书院了,还要花那么多钱呢?君子六艺,就那么费钱吗?还好还好,只要熬过这一年,她就是举人娘了。

在等待俞承嗣到来期间,俞母整个人瘫坐在门房这边,装着钱的背篓也不敢放下,哪怕前胸后背都被汗水给浸湿了,她也仍不放心。最后,还是好心的门房给她倒了一杯凉茶,又拿自个儿的扇子给她用,这才没叫她直接热晕过去。

虽然已经过了秋收,可秋老虎发起威来,真的半点儿也不比盛夏凉快多少,更别提她还背了三十三贯钱上山。

然后,她就被俞承嗣给教育了。

这不是之前卖篾器得的几贯钱,横竖也不重,背来就也算了。这是三十三贯钱啊,大铁钱差不多是一百五六十枚重约一斤,就算按着一百五十枚为一斤来算,一贯钱是一千文,那也有六斤半了。如果三十三贯钱,全部都是大铁钱的话,那该重达两百多斤。当然,俞母背来的钱里头,很大一部分是以一当十的铜钱,所以并未发生那么可怕的事儿。饶是如此,满满一背篓的铜钱加铁钱,那也有差不多六十斤。

俞承嗣简直要给他.娘跪了,这之前几次都是给的五六贯钱,加上收篾器那头为了方便,除了零头外,给的都是铜钱,所以份量真心不算重。可这回是卖的粮食,不单数量多,铁钱也占了不少,足足有近六十斤啊,他.娘咋那么能耐呢?

最可怕的是,他回头还给背到县城里去买东西。

苍天呐!!

崩溃归崩溃,俞承嗣的情商摆在那里,自然是先好生关怀了他.娘一番,尤其是心疼背着那么重的东西赶了那么远的路,之后又为了安他.娘的心,再度强调了明年科举乡试他一准能中举这件事儿,最后才委婉的提出来,下次可以先在县城里将铁钱换成银子,再送到书院来。

俞母并未察觉到俞承嗣内心的崩溃,她只因为儿子对她的关心,感动得热泪盈眶。可很快,俞承嗣就告诉她,这些钱仍不够。

君子六艺里头,他已经暂且放弃了射和御,毕竟这两样是最花钱的,旁的不提,单是一匹过得去的马,那也价值近百两银子。若是再算上马鞍、皮.鞭、骑装等等,价格就更可怕了。而且弓箭也不便宜,哪怕像展易用的实用性极强的那种,价格也在十两以上,倘若买的是实用兼美观的,一整套下来,怕是没个五十两根本吃不住。

所以,他如今主要抓的是书画和礼乐,虽然也是花费不菲,起码不至于把人给吓死。

可惜的是,就这,钱仍是不够。

作者有话要说:

今天为啥会晚更呢?

因为蠢作者觉得前几天状态不行,简而言之就是又犯懒了,所以今天下了狠心,把自己关到了小黑屋,锁了一万字。

要不怎么说玉不琢不成器,人不打不成材呢?做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。

本章一万+,明天贱ヾ( ̄▽ ̄)bye~bye~

ps:我尽量老时间更新,可如果又把自己锁进去了,那更新时间就不一定了,到时看文案好了,晚更会标注。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目录
新书推荐: 亮剑:我有无限装备 完蛋,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世子稳重点 开局征服太子妃,成就至尊九千岁 和忍者恋爱吧! 杀了那个妖鬼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首辅的屠户悍妻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我叔宋太宗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