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大相师 >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公主坟

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公主坟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一念情起,一生绵延 婚短情长 许我偷生一个宝宝 我在灰烬中等你 未曾相爱,却也心酸 深圳,没有勇气再说爱 来自阴间的鬼夫 有情归梦 我的女儿是婴灵 任性女友伤不起

父女俩千辛万苦来到京城,找遍北京城里的黄家大院,就是没找到干老子的家。

父女俩直埋怨自己当初太粗心,没问清干老子姓啥名谁,住在哪条街。

两人在京城无亲无故,无钱无粮无处住。

没法子,只得白天沿街要饭,晚上缩在墙根或破庙里过夜。

老人年岁大了,熬不过这苦日子,得了重病,姑娘愁得只是哭,没办法。

这天清早,姑娘急的实在无奈,来到护城河边,想寻短见。

可想起身染重病的爹爹,犹豫了,生,生不得,死,死不得,只好一个人在河边痛哭。

说来也巧,这时刘墉正好出来遛弯儿,听见哭声悲切,便寻声而来

姑娘见有人来,连忙止住哭声。抬头一瞅,不觉怔住了:这人不就是随干爹一起到我家的那位先生吗?这可有救了。

连忙上前双膝一跪。

这一跪倒把刘墉弄糊涂了。

他仔细一看,认出来了,噢,是皇上的干闺女!于是问明原因,就把老人和姑娘接到了府中。

到了府上,两人才知道干爹原来就是乾隆皇上,接他们的先生是刘墉,“黄家大院”指的是皇官。

两人先惊后怕,心想:平民百姓,怎敢和皇上攀亲呢?

第二天一早儿,刘墉带着父女俩进宫去见乾隆。

再说乾隆回宫后,早把干闺女的事忘了,如今一提才想起来,可他怕别人知道这件事笑话皇上和乡下佬攀亲,想赖亲。

可父女俩手中有自己的黄手帕,又有刘墉作证,怎么赖得掉?没辙,只好把二人宣进宫来,找了个住处。

没成想皇宫里虽然不愁吃、不愁穿,可繁文缛节多得要命,皇亲国戚、文武百官、待卫太监都是势利眼,老人家可受不了。

本来就是病歪歪的身子,再加上连惊带吓,没多少日子就死了。

咽气之前,嘱咐女儿把他的尸骨葬在家乡。

打这儿以后,就剩下姑娘一个人孤孤怜伶地呆在宫里,每日思念爹爹,想着老人的临终嘱咐,常常泪流满面。

姑娘有话无处说,不仅把眼泪往肚子里咽,还成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。

皇妃、公主见她长得漂亮,很嫉妒她,常常冷言冷语地挖苦她。

王爷、太子、王孙们见她长得端庄秀丽,与福晋小姐大不一样,都对她不怀好意,总想欺侮她。

太监、丫环们也因她出身贫贱,又给不起赏钱,看不起她,时不时地也指桑骂槐地数落她一通。

俗话说:宁喝舒心的粥,不吃皱眉的饭。

姑娘整天眼泪泡着心,日久天长,就憋出病来了。

没多少日子,姑娘就病得不行了,几天水米没沾牙,昏昏沉沉的。

宫娥这才害了怕,回禀了皇上。

乾隆无奈,只好来看她,可姑娘已经病得不行了。

第二天,姑娘就死了。

宫女禀报了乾隆,说姑娘临死前要求皇上把她和她爹爹的尸骨葬到家乡去。

乾隆说:“埋了算了!”

这时,正好刘墉进宫,听到这话心里很不高兴,抢上一步,拱手道:“启禀万岁,臣有一事不明。”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目录
新书推荐: 我叔宋太宗 假太监:一心逃离后宫,却成了九千岁 红楼: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请皇兄赴死,老六我登基了! 三国:从杀人亡命开始 春日灿灿 亮剑:我有无限装备 和忍者恋爱吧! 首辅的屠户悍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