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玄幻魔法 > 崇祯的崛起 > 第140章 空谈误国

第140章 空谈误国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腹黑殿下误惹魅惑公主 腹黑老公,老婆太高冷 一叶以渡江 守山人 重生流量女王:总裁,别任性 boss凶猛,娇妻宠入怀 千秋国士梦 你的世界,可曾欢迎我的到来 生命开始的地方 王爷别追我,我要回现代

史可法道:“此人该杀,不知此人是谁?”

赵君虎怒喝一声,“光时亨何在?”

“微臣在此。”原来是刚才带头劝谏之人。

“光时亨,京城危在旦夕,你为何极力劝阻南迁,又以唐肃宗灵武故事,挑拨朕与太子的关系,阻止太子南迁?你知不知道你害得大明差点亡国?”赵君虎怒不可遏。

大明亡国的原因有很多,崇祯和太子没有南迁是最直接的原因。

历史上,朱由崧的弘光王朝被清军灭掉后,唐王朱聿键、鲁王朱以海、唐王之弟朱聿鐭、桂王朱由榔先后在福州、绍兴、广州、肇庆即位或就任监国,坚持反清复明,史称“南明”。

这其间,郑成功、张煌言和李定国等牛人一度势不可挡,差点让形势逆转,满清最后也觉得雄踞中原是不可能的事情,打算划江而治。

奈何太子和永王、定王在乱军中下落不明,南明政权因为没有合法继承人陷入内乱,多次错失反清复明的良机,直至被满清腾出手来一一收拾干净,想来也是明朝气数已尽,命中使然。

赵君虎每每读书都到此处,总是扼腕叹息,十分痛恨满清,没办法,清朝末年的印象——清政府割地赔款、丧权辱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惨痛和屈辱——实在让人无法有一丁点好感。

当然没有南迁这个锅应该崇祯来背,谁让他是决策人呢?但是赵君虎无法找崇祯算账,只能迁怒于光时亨。

光时亨隐隐觉得有些不妙,辩解道:“微臣也是为了陛下的名声着想,我大明没有逃跑的君王,陛下应与京城共存亡。”

“与京城共存亡也要看时候,你这厮分明为了自己的名声,置江山社稷于不顾。要不是朕说过既往不咎,马上便砍了你的脑袋。来人,将这厮革去一切官职,逐出朝堂。”

光时亨不敢再辩,跪地道:“多谢陛下不杀之恩。”他不知道自己的幸运,历史上他以阻止南迁的罪名直接被处斩。

两名大汉将军将光时亨拖了出去,赵君虎的脸色仍然阴沉,“朕开银行,原本是为大明筹集资金,前几日银行开业,众位爱卿都很支持,多的存了几万两,少的也有几百两,为大明尽了一份心,不过总有些人把朕的话当了耳边风,这都好几天了,连银子的影子都看不见,不知是何居心?”

他忽然将御案上一本名册重重一放,怒喝一声,“御史熊千里,你怎么解释?”

一名官员颤颤巍巍出列道:“回陛下,微臣两袖清风,一身正气,家中并无浮财,实在没银子可存。”

“是吗?”赵君虎冷笑一声,又拿起一本厚厚的名册,大声念道:“熊千里,山西大同人,本朝三年进士及第,本朝八年任都察院御史,本朝十二年任右佥都御史;

本朝十三年三月负责考察武昌府的官吏,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白银一万二千两,字画三幅、玉器若干;

本朝十五年五月曾弹劾保国公朱国弼纵容家仆行凶伤人,收了八千两白银后,弹劾便不了了之,还要朕念下去吗?”

一众臣子大惊,谁能想得到皇帝掌握的情况如此详尽,看那本名册的厚度,十有八九自己的名字也在上面,这些时日王承恩一直不见踪影,想来便是忙这个。

朱国弼听见自己的名字,十分尴尬地站着,不敢抬头,高弘图这才明白那日皇帝不高兴的原因。

熊千里冷汗涔涔,跪地道:“微臣知错,朝会之后马上去存银子。”

赵君虎冷冷道:“晚了,朕已经给过你机会了。”

熊千里瘫软在地,忽然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,大声叫道:“兵部侍郎吕大器也收过银子,还有总兵陈洪范,这些都是微臣亲眼所见,只杀微臣一人恐怕不能服众。”他每喊一个人的名字,那人便如朱国弼一样,像点了穴一般呆立不动。

赵君虎扬了扬名册,明目张胆地搞起了选择性执法,“这些人虽然收过银子,但在银行存了不少,朕决定不予追究。”

熊千里傻了眼,忽然又道:“微臣检举御史杨洪英,他也没有存银子。”

杨洪英的背心已沁出冷汗,正欲驳斥,想起皇帝手上的名册,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。

赵君虎打开册子看了看,“杨洪英的确没有存银子,不过他收了三万四千两银子,你却收了十二万七千六百两,不存钱的官员中你贪得最多。朕只好借你的头一用,以作警醒,来人,将熊千里拖出殿外即刻斩首,其家产全部抄没。”

在熊千里的惊叫声中,大汉将军将熊千里拖了出去,咔嚓一声砍掉了他的头颅。

外地来的官员更是大惊失色,皇帝突然就变得如此凶残,不,说凶残好像也不合适,手上拿着这么贪污的证据居然没有大开杀戒!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目录
新书推荐: 说我作弊?不好意思我命多吃软饭 拯救炮灰女配后,她被迫穿书 全职法师:人在赛尔,召唤御三家 逆天剑神 内战美利坚:我在德州当警察 综武,从搭救江玉燕开始走向无敌 带着网文界书库一起重生 炮灰和离后,逃荒路上吃香喝辣 拒绝渣女校花后,我觉醒了超能力 成亲日,小福妻把植物人相公撩醒了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