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玄幻魔法 > 血色唐末 > 第二百八十六章 议迁治地

第二百八十六章 议迁治地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当个王子不容易 喀纳斯情仇 婚然天成:首席蜜爱不休 魔皇,您的夫人会猎龙! 重生学霸小甜妻 重生之绝世剑魔 刚好我要爱上你 傅少的不良甜妻 一代国贼 潮汐之兴

堂上的王洵听完这个消息后,在心里暗骂,皇帝李晔怎么又作死了,忍辱负重都不会,李茂贞嘲笑他几句就让长安重新组建禁军去讨伐,结果打又打不过,忠心他的宰相都被逼死了,现在可好让朱温有了进兵长安的借口了。

“现在皇帝下旨讨伐朱温,怕是没有几个藩镇会响应啊!关中匡的韩建和河中的王重盈已经投降宣武镇了,荆南的成汭上月也是被宣武军攻灭了,河东的晋王正在与反叛河东邢洺节度使李存孝,还有卢龙的李匡威、成德的王镕交战,现在可能响应的藩镇,可能就只有我感化三镇支持皇帝讨伐宣武镇,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么就算我淄青镇出兵怕也会无功而返啊!”

高郁听到这个消息后,赶忙出来向堂上的观察使王洵分析了一下形势,他怕王洵会真的与宣武军重新开战,他看到王洵听着他的分析点头,高郁又接着说道:“况且现在淮南的郑使君,正出兵在江州和泸州一带支援江西镇南军的钟传,对付宣歙军的杨行密和武安军的马殷,淮南怕也是无法分兵讨伐宣武镇在淮南的寿州、舒州,到时候万一战事一开,宣武军从关中回师,联合河北的魏博镇和成德镇夹攻我淄青镇,那时怕不是讨伐宣武镇,而是三镇讨伐我淄青镇了!”

去年下半年,王镕和李匡威合兵十余万攻河东镇的尧山,用任义子命李存信为蕃、汉马步都指挥使,协同李存孝一同攻打成德镇,可是因为李存孝和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,彼此都是逗留观望而不前进,用只有改派另一个义子李嗣勋出征大败卢龙军和成德军,斩杀擒获三万多人。

李存信回太原用那里,进了谗言说李存孝有二心,常躲避成德军不攻击,这个事情被李存孝知道后,他心里不安,就暗中联结朱温和王镕两人,然后向朝廷表奏以麾下邢、洺二州归顺朝廷,并请朝廷赏给他节度使的旌旗与节钺,然后还上书希望皇帝下诏让各镇的军队与他一起联合讨伐用。

皇帝李晔颁发诏令,任命李存孝为邢洺节度使,但是没有同意他联合军队讨伐用的举动,只命成德镇的王镕与李存孝一起防备河东。

王洵也是明白高郁的意思,河东的李存孝在这个节骨眼上投靠宣武、魏博、成德一方,得以让朱温完全可以不管北方河东的威胁,连续消灭了关中韩建和河中王重盈,而王洵也是因为刚刚平定青齐,没有能力马上与宣武镇开战。

而且现在淄青军的战略已经定下来了,是防备西面的宣武镇,稳定淄青与感化张骁勇,淮南郑蔺二人的关系,以集中兵力进取河北幽燕。

朱温虽然在去年与感化镇中战败,可是其实力并没有受损多少,加之其用心经营宣武镇近十年,归附宣武镇治下的那些州县,在近些年里基本没有大乱,朱温这人为人是不怎么样,但是论到整军治民的话,其能力在五代的君主里边绝对是排在的第一梯队的那种,这也是为什么朱温虽然也是有数次大败,但还是能快速的恢复宣武镇的元气的原因。

而王洵不同,他刚刚平定齐地,远远没有宣武镇的那种家底,无法马上如同朱温一样对其他藩镇展开大战,如果要是王洵淄青镇治下的各州都像王洵用心经营三年曹州一样,军民归心、人烟稠密,那么王洵一样可以如同朱温一样,战败没多久就可继续出兵征战了。

听完高郁的分析后,王洵仔细的想了好一下,这才开口对堂中淄青镇的几位重臣说道:“迁移治所的事情暂时搁置,现在绝对不能让宣武军西去关中,如果我淄青治所东移,数万大军也是不可避免的要东移治所附近驻防,宣武军在汴州和宋州压力就会大减,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抽调更多的军队去关中,要是关中藩镇支持不住宣武军的打击,而崩溃的话,那么宣武军就会实力大增,朱温再挥师东进来攻打淄青各地,就会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。”

现在王洵最害怕的就是关中的李茂贞、王行瑜、王建三人,他们顶不住朱温宣武军的进攻,要是宣武军拿下关中在窥视蜀中的话,那么王洵他们这些关东节镇的日子就难过了,所以王洵现在绝对不能迁移治所,应该继续对汴州保持军事压力,一定不能让宣武军抽调军队去关中,支援那里的宣武军作战。

而且现在不止淄青镇有迁移治所的想法,据锦衣卫打探来的消息,就连宣武镇也是有将镇治迁移洛阳的想法,王洵不率先迁移治地,不只是为了继续对汴州施加军事压力,也是为了争一口气,为了他的后世子孙作个表率,让他们不要都城一有危险,就马上想着迁都避让敌军锋芒血色唐末

<a href=""><strong style="color:red">,,书籍与各大平台同步更新,</strong>()</a>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目录
新书推荐: 灵气复苏开局始皇秘法疯狂晋级 一间土坯房 怎么都杀不死,还越来越强了 活死人之魔窟天眼 全职大主播:开局魔都五套房 幕后嘉宾 和反派灵魂互换后,糊咖打脸全网 被夺家产后,复仇恶毒姐妹花 不死道长 黄昏议长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