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武侠修真 > 帝御仙魔 > 第四十九章 领先与强大

第四十九章 领先与强大(2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我的女儿是仙女 一幕倾心 血之先驱 鬼才妖妃:极品邪王宠上瘾 修真强少混花都 华武情缘 极品魅族 透视狂少在花都 玄界复仇者 愿得君心不相离

李晔仔细看过床弩后,抑制住心动的潮涌,看了相貌平常的年轻汉子一眼,这才对李岘道:“这架床弩上的灵石,虽然种类繁杂,但大唐地大物博,基本还是不缺的。唯独镌刻符文的手艺,委实是神来之笔,怕是需要时间磨练。不过,只要是真人境修士,认真揣摩过一段时间后,应该都能掌握。”

这话无异是承认,在未来,凡是能够出现床弩的地方,基本都能出现这种法器床弩!

事实也的确如此。

李岘对李晔的回答是心中有数的,作为曾经的安王,掌握大唐军政的非凡存在,大唐境内有多少修真资源,他心中清楚得很。之所以有此一问,无非是掩饰自己的身份而已。

在西北边塞,战斗了多时的老安王,曾经也是睥睨天下的英雄豪杰,被誉为大唐中兴希望的存在。

而现在,哪怕是身旁跟他经历过一场场厮杀,百战余生的老卒,也不知他的真实身份,还以为他只是一个志在戍边的江湖义士。

李岘仰头大笑,笑得很开怀,嘴都快咧到耳根,但笑声并不大,甚至可以说是无声。

他就是这样,习惯了压抑自己一切言行举止,包括情感。

曾经他不是这样的,他还是安王的时候,锋芒毕露,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,想做什么就座,想说什么就说,光芒万丈也光明万丈,就像是天上的太阳。

他的确有这个资本,他是李唐宗室,还曾经被一代明主宣宗倾力培养,他注定是要做大唐脊梁的。他也的确做到了,无论是讨伐叛贼、乱兵,还是主政一方,都做的无可挑剔。

如果他一直是安王,恐怕不会有黄巢之乱。

可惜,宣宗死后,李岘没有遇到一个明主,他的皇帝是个昏君,还是个妒忌权臣的昏君,他不明不白的“陨落”在八公山——在那个他浴血奋战的沙场,在他为之拼搏一生的大唐。

从那之后,他就变了一个人。

李晔穿越之后,第一次见到李岘,对方哪怕力压奸贼,身影也显得那样落寞。

而后,在看清自己的儿子,可以继承自己的事业,并且有可能比自己做得更好之后李岘他甘愿成为一个隐形人。

直至今日,他拯救过李晔,拯救过河东战役,拯救过阳关,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。没有士卒知道,当面的这个江湖义士,其实就是昔日那个如同太阳一样,存在于大唐天空的,安王。

感同身受是一句屁话,没有相类似的经历,何来相同的感受?

没有人能够体味李岘的内心,没有人知道他的精神世界,是怎样的孤独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但他从来都不说,也从来都不希望被人理解,他只是做他认定的事,做他该做的事。哪怕是与他并肩守卫阳关、浴血多时的南宫第一,陷入自我怀疑、陷入个人抑郁离开了这里。

他依然在这里。

他的心,坚如金石。

李晔知道,没有哪个人的心,可以平白无故坚如金石。

换作是李晔,如果可能,他都不愿有这样的心志。

因为,百炼成金啊。

要经历怎样的苦难与砥砺,才能成就一颗金石一样的心?

李晔的眼眶在泛红,喉咙也在发干,但李岘自己却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,无声的大笑过之后,就把面相有些憨直的年轻汉子,拉到李晔面前,介绍道:“白鹿洞第六弟子这一代传人,彭祖山。他们这一脉,世攻工艺,每一名弟子,都堪称是一代大匠。”

李岘说这话的时候,眼中有与有荣焉的光彩,显然是在为彭祖山和他的师父的成就感到骄傲。

这很正常,李岘本身就曾在白鹿洞进学、修行,他就是白鹿洞弟子。

师门出了彭祖山师徒这样杰出的弟子,李岘的确可以感到骄傲。有识之士都说,世人不知白鹿洞,天下人杰无师门嘛。

然而这一刻,看到李岘荣耀的神色,李晔通红的双眼,却险些没忍住,落下泪来。

你在骄傲什么啊,白鹿洞有你这样的弟子,才是值得其他弟子与有荣焉的事啊!

你才是白鹿洞最杰出的弟子啊!

李晔无法把这些话当众说出来,只能拱手向彭祖山施礼,“李晔代大唐谢过兄台,谢过尊师,谢过.......白鹿洞。”

听到“李晔”二字,彭祖山惊诧的双目瞪得跟牛眼一样大,安王当面,他哪敢哪能懈怠,连忙侧身,表示不敢受李晔的礼,同时忙不迭抱拳,“安王切莫如此,折煞在下了!能为大唐效力,是我等的福分!”

李晔张了张嘴,在李岘面前,竟然一时说不出半句话来。

安王,我是的确安王,可我的王爵,是继承自你身旁这个青袍破败、满身黄沙之气的中年人!你跟我惶恐什么,你应该惶恐的,是你身旁这个同袍啊。

李岘似乎发现了李晔的不自在,将他拉到一边,隔着黄土女墙看向关外,看向那些已经准备好进攻的释门僧人。

李岘故作轻松平静,用跟李晔唠家常的语气,说道:“彭祖山师徒,在沙州已经很久了,为了帮助归义军守住边塞,他们没有哪一日过得轻松,更不曾有片刻虚度。

“在法器床弩制造出来之前,他们已经改进了军中的长弓、伏远弩、臂张弩、角弓弩等等,就连各式铠甲,在他们师徒手中,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劲。”

说到这,李岘脸上笑容愈发浓郁,看了李晔一眼,徐徐道:“你可知,盛唐的军队,为什么能战无不胜,安西四镇的边军,为什么能为皇朝开疆千里?”

这个问题,李晔有很多答案,譬如说将领智勇双全,譬如说大唐武风炽烈,譬如说皇帝英明锐气,譬如说唐军是世界上最勇敢的战士,譬如说大唐国力强盛......但这些答案,明显不是此时李岘想说的。

所以李晔躬身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
李岘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心,“我知道你心里有答案,很多答案,你的答案,其实都是对的。但我今天想说的是,大唐的儿郎能够开疆拓土,其实核心依仗就三个字:汉文明。”

说到这,李岘顿了一下,好像是给李晔思考的时间,“什么是汉文明?为什么历朝历代以来,汉文明始终强盛不衰?昔年五胡乱华,为什么他们中的英明君主,最终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学习汉文明?仅仅是为了更加方便的统治汉人?当然不是。”

李岘看着已经开始逼近城关的僧兵团,目光始终平静如水,不见半分波澜,他接续道:“说到底,是汉文明先进、强大。先进并且强大,这是我悟出的核心道理。

“因为先进、强大,所以各族进入九州大地,只要有些见识,都会学习汉文明。先进、强大的东西,会让他们自身也变得更加无可匹敌,谁会不选?那么问题来了,汉文明究竟为什么先进、强大?它们表现在哪些地方?”

李晔没有接话,只是安静倾听。

他知道,李岘有答案。

果然,李岘接着道:“汉文明先进,包罗万象,是全方位的领先,否则,也不会有那些占领中原大地的异族,甘愿争先恐后的学习。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,就是工艺,各种各样的工艺。对,你想得没错,我要说的,就是匠作。

“大唐军队远征万里,区区几万边军,就能开疆拓土,所依靠的重中之重,就是匠作。我们有最好的甲胄,有最强劲的弓弩,有最合理的战阵,所以,哪怕我们的铸造钢铁的技艺不如波斯,哪怕我们的长刀不如他们坚固,高仙芝依然能让他们畏惧!”

言及此处,李岘转头看向李晔,郑重问道:“你明白了么?”

李晔点点头,同样郑重的回答:“这一场大战,无论释门有多少僧人,阳关都不会丢。因为,我们军队的强大,是全方面的,我们的甲胄、弓弩,我们的法器床弩,会让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!”

(本章完)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目录
新书推荐: 苟成圣人,仙官召我养马 气运模拟,我建立天庭统御万界 霡霂 我是仙 火中妖 续命鬼仙 吾儿杨戬有大帝之姿 泼刀行 末日诡行:百万神魔的黄昏 原来我才是那年兽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