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83zws.com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元末新世界 >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弥勒内的分歧2

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弥勒内的分歧2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最强三国龙皇系统 功盖三分国 重生之我是齐国太子 金融帝国之宋归 梦起东方 重生之金钱滚滚 村姑的平凡生活 重生之文化商人 机闯星河 末世存活指南

“久闻飞将军英勇,鞑子精锐闻之丧胆,临朐两战使得益都路上下震动,各地百姓欢呼雀跃。飞将军治军有素,爱民若子,昨日小人已经见了,当真如是!”谭晔朗声道。

“吾军起于草莽,乱世间只为偷生。然鞑子暴虐,残民如待猪狗,天下民众苦不堪言,吾不敢独活,今当以天下为己任,驱除鞑虏,再兴中华。军者,国之利器,乃民之膏腴所供养,若不思报源泉之水,何异于人面兽心之豺狼!”于志龙道,“今见当地土著被贼戕害,其情其景实惨不可言,扪心自问,每每捶胸顿足,不胜悲切。吾之靖安军非吾所独有,乃天下百姓之子弟也,岂有父母有难,子女罔顾者?故特令部众多加善待地方,倾力救护,不得延误!”

于志龙一席话,说得铿锵有声,不仅诸将惊讶,就是谢林、孔英等都是肃然起敬!堂下诸亲卫听得心潮澎湃,恨不能手握钢刀,杀向战场。

谭晔静默须臾,肃然起身拜服,道:“世人所言,多有谬传,小的虽知将军临朐之事,却未有幸能面临教诲,不知将军有如此抱负!难怪靖安军兴盛如厮!”

“诚如先前将军所言,小人乃是本地弥勒教阳朔座下一名弟子,自明王出世,大会天下有志者共抗鞑虏后,益都路的教众多有奉旗号响应者,不料天不假人愿,至正十一年在颍上刚刚起事不久,明王就被鞑虏所害。益都路全境教众多被朝廷追索,下狱,小人无奈,追随阳师在沂州地界继续隐身传教。”

于志龙多少知道自刘福通起事,各地教众被元廷地方官府四下索拿,许多人就此下狱,益都城左近更是几乎扫荡一空。倒是周遭较为偏远的地域还有残余活动,不过都难成气候。

“前几日听闻靖安军袭了沂水城,阳师大喜,亲自往见城内守将吴四德将军,愿携手抗元,不料吴将军以安抚民众,不得大举扫除当地官商士绅为由,拒绝了阳师的提议。阳师这才转而联络了石泽波和部分大户,趁隙多了城池。”

于志龙冷笑道:“想你那阳师阳朔也是穷苦之人,平素少不得受那些官商士绅的欺辱,心内自有报复之意,见吴将军不允,心内不甘,这才伙同吴四德干脆谋了吾城。就此快意一逞心中多年愁绪。”

“反元之举可赞,但不应害民!”于志龙道。

谭晔一时无语,良久微叹一声。

“某也是阳师弟子,虔诚礼敬我主,不过在如何对待这些乡绅大户,甚至民家上多有不同念头。不瞒将军,阳师行事虽然快意恩仇,然此举有无辜之人或罪不至此者均被牵连,被破家劫财,甚至丢却性命者不知凡几。如此行事与暴元何异?小人亦曾屡劝,反倒是惹了阳师不快,情急之下,竟断绝师徒情谊,令其手下欲害我等。小人不得不带领追随教众躲避在野。今儿特来拜见将军,惟愿将军发仁义之师,解我小民水火之急厄!”

于志龙半晌无语。阳朔欲泄愤报复,或贪图一城之利,这与谭晔理念不同,就现在形势看,无论如何,于志龙也不会与阳朔谈合,更不论石泽波了。

谭晔说的明白,于志龙令亲卫上茶,谭晔接过,谢了,这才回归座位。

“谭壮士的意思,本将已经懂了,但弥勒与我是敌非友,若是两军阵前,汝等如何相处?”于志龙自饮一盅茶问道。

“我教原起于先梁,极盛于大唐。如今信民繁茂,广布四乡。然弥勒降生,本为救世。既是救世救民,当不得肆意杀生劫掠,霸占他人妻女,掳掠他人钱财,阳师如此行事已经偏离大道远矣!小的一人力弱,无法扭转,早就听闻飞将军在临朐费贱藉,收流民,分田亩,划拨牛羊入农家,又广结社团,大兴水利。此大有弥勒普济世民之风。昨日小的特亲来在白家寨附近探看,靖安军秋毫无犯,大军不仅多驻寨外,还分出军中人力相助地方修缮茅舍,给灾民以米粮度日,方信前言不虚,故今日壮胆愿请见将军!”

谭晔顿了顿,道:“小人只为本地黎民乱世存活而来,不敢以同教而纵私,若是将军不弃,小的手下还有些志同之人,也愿为将军效力。只是恳请将军一旦取了城池,还是倒下留情,对我教误入歧途的子弟多加宽恕!”

于志龙转头看向于世昌,于世昌道:“这人来时已说尚有同伙三四百,属下令其在寨外五里处的树林内歇息,派了一队人在旁看护。”

说是看护,实为警戒。于世昌未明说,于志龙暗自点头。

想了想,于志龙道:“兹事体大,且容吾细思量,谭壮士可回转等候消息,明日一早再议。”

谭晔知道自己出现的突兀,于志龙有此言乃意料之中,故施礼后退出,自回树林了。

“去请谢林、穆春,钱正来议事。”于志龙吩咐。

亲卫领命,分头出去唤人。

不多时,诸人闻召陆续赶来,于志龙就在大堂上群议攻城之事。

先是于志龙简要说明谭晔的来意和打算,他想先听听众人的意见。

如今若不是什么紧急军情大事,非要当即决断的,于志龙一般都是召来诸人,各抒己见,然后再决断。

谢林先道:“弥勒教虽称济世,然自李唐以来,屡有强人以之为号,纠合不明就里的民众,悍然作乱。究其原因,历朝历代的治民举措多是因积弊难返,世人苦不堪言,长久积聚,一朝爆发,这些教派不过是因势利导,广为结社聚众而已。黄巾、绿眉都前车之鉴,此事涉及密教,大人当谨慎!”

“谢县尹可有教我?”于志龙追问道。

“不敢,大人谬赞了!属下只闻世上密教趁势聚众而乱者,未尝闻某朝某代因教而立,因教而兴!”谢林简单一句话后,就施礼退座。

他暗思于志龙与自己虽曾多次畅谈治民治政之道,却从未涉及教义教派的观点。

既然不知于志龙的意思,谢林只是简单陈述个人观点。作为长期治政一方的元廷县尹,对于这些聚众串联,时常鼓动底层民众仇视官府,公然与之最对的教派分子,谢林打心里就是不喜。

钱正大大咧咧道:“若是可用,不妨先用之,若彼敢有异心,吾部愿以之试刀!”他这是讲究实用。能用则用,不能用则杀。

于志龙看向穆春,穆春喃喃道:“我看这谭晔大异于阳朔,阳朔坏我军大事,罪不容恕,这谭晔若是一心悯民,不做出格之事,不妨与之交好,毕竟他是本地土著,熟知地理人情。”

穆春当年在徐州入伙造反,芝麻李与刘福通互相呼应起事,军内也有许多信教之人,对他们穆春并不反感。

看于志龙的目光转来,孟昌拱手道:“大人所行之事,前有艰难万险,唯广聚人力,同心共志,方有龙飞九天之际。这谭晔虽是教民,不过听其言,颇有怜悯之心,与那阳朔截然不同,所谓听其言观其行,不妨先用之,此人知晓阳朔底细,此次夺城正好问个究竟。”

“汉生亦是同感,若其执迷不悟,在夺城后处置不迟。”孔英接着道,“若是可用,还需细细观其虚实,听闻尚有数百教众在寨外,可容某一观,再来禀告。更何况,各地流落教民不少,有此子为号,也可收众教民之心。”

曲波等其余人只言:一切悉听飞将军吩咐!

于志龙点点头,诸人多是赞同先纳为己用,再观后效。谢林默默听众人表态,抚须再不多言。

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.83zws.com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三国:从杀人亡命开始 我叔宋太宗 假太监:一心逃离后宫,却成了九千岁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红楼: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春日灿灿 三国:重生阿斗,我一统天下 亮剑:我有无限装备 请皇兄赴死,老六我登基了! 逼我当皇帝是吧
返回顶部